Hyundai Blue PrizeArt + Tech 2020

主题

社交智能

Social Intelligence

“社交智能”是一门新兴的人际关系学科,是探讨人际关系与科技、艺术发展在社会中应用的新科学。在艺术与科学日益交融的社会背景下,人类在发现社会问题,拥有预知和应对复杂社会变革的能力不可取代。在未来,社交智能是否可以决定人类的属性?作为本届大赛的创作灵感,同时结合现代汽车的Creative Energy理念,全新主题意在激发和寻求人类与科技、文化以及我们自身相关的共同愿景和使命。

Winner

获胜者

Chen Min & Zhang Yehong

陈旻&张业鸿

Chen Min & Zhang Yehong
游戏社会:狼、猞猁和蚁群

以“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荒原狼”、“猞猁安全岛”和“蚁群游戏厅”三段隐喻文本展开展览叙事。三种动物作为媒介技术发展不同阶段中人类社会的原型,揭示出网络社会与个体状况之间的矛盾。展览希望能够在探讨“社交/社会智能”的其它面向的同时追问:我们是否可以想象一种结合人类智慧、动物智能或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泛智能”?

游戏(play)将作为一种贯穿始末的行为及媒介,展览的头两个部分追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以来产生的科技神话,检视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对网络社会与个体关系产生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将艺术家的反思带到游戏现场——通过修订游戏规则,使用替代和共享技术,用集群和协作意识介入日常生活和生产空间,为展览打开一个持续的讨论空间。

Jenny CHEN Jiaying

陈嘉莹

Jenny CHEN Jiaying
AI: 爱与人工智能

AI作为一个双关,是汉语爱的拼音,也是人工智能的缩写。这两个字符表达了展览的目的,即呈现一代人在网络社交时代习得的爱。 它希望谈论“情爱”(Eros),讲述算法影响下的情感选择、网络环境中的暧昧关系与远距离恋爱的身体亲疏;也愿转译“友爱”(Philia),思考大数据编织的共情之爱,它让相似之人靠近彼此,也让不同意见者渐行渐远。

此次展览被设计为二分的结构,由一个虚拟的网络交友程序开始,借用经典的“左滑不喜欢,右滑喜欢”将观众引导至不同的空间。它隐喻着我们被左右的情感,也通过互文的叙事言说着爱的线上关系。这样的关系曾被理解为不同处一室的“自然”交往、无根据的情感诉说,甚至是远程的欲望展演。对于千禧一代而言,我们通过网络可以更自由的表达并释放本我,物理世界与可触的人反倒显得不那么真实亲切。那些纤细的情感广布于光纤网络送达至各个彼处。但当我们连接虚拟世界的同时,是否也意味着和另一个世界的断连呢?展览的行走路线也是网络行为的一次空间呈现,它意味着每一次当你选择喜欢或不喜欢、点击或不点击时,算法都将通过隐私权限,生成用户的数据包,并以此支配你的网络路径。我们在众多选择中,实际上别无选择。通过协同过滤与联想查询功能(淘宝的猜你喜欢、微博的好友关注动态、知乎的推荐),网络科学践行着其默认的逻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欢意味着喜欢所喜欢。而这生成的人际泡沫,将导致言论的两极化、身份政治的激增,也引向更深的隔阂。

Finalists

决赛选手

  • CHEN Jiaying
  • LI Boyan
  • WANG Dongdong
  • TANG Yuzhen
  • FU Liaoliao
  • CHEN Min & ZHANG Yehong
Junior Juries

初评评委

  • FEI Jun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ART+TECH创意总监
  • HE Guiyan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副主任
  • JIANG Jun
    独立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家
  • LIU Chunfeng
    中国美术馆策展人,批评家
  • SHENG Wei
    《美术》杂志副主编,批评家,策展人
  • WANG Chunchen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
  • WU Hongliang
    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副馆长
  • YU Mia
    艺术史学者、英国圣马丁学院Afterall展览史丛书的作者和研究员
Senior Juries

终评评委

  • Karen Smith
    中国当代艺术史学家、西安OCAT馆长、批评家、策展人
  • QIU Zhijie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策展人
  • Martin Honzik
    奥地利电子艺术节总监暨策展人
  • Joel Ferree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艺术与科技实验室项目总监
  • GAO Minglu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教授、批评家、艺术史学家、策展人
  • Stephanie Rosenthal
    柏林马丁·葛罗比乌斯博物馆馆长

游戏社会: 狼、猞猁和蚁群 2020.06.16 ~ 2020.08.16

E-Brochure Download
  • 游戏社会: 狼、猞猁和蚁群
  • 游戏社会: 狼、猞猁和蚁群

以“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荒原狼”“猞猁安全岛”和“蚁群游戏厅”三段隐喻文本展开展览叙事。三种动物作为媒介技术发展不同阶段中人类社会的原型,揭示出网络社会与个体状况之间的矛盾。展览希望能够在探讨“社交/社会智能”的其它面向的同时追问:我们是否可以想象一种结合人类智慧、动物智能或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泛智能”?

AI: 爱与人工智能 2020.09.30 ~ 2021.01.03

E-Brochure Download
  • AI: 爱与人工智能
  • AI: 爱与人工智能

《AI:爱与人工智能》通过一个二分的结构,由一个虚拟的网络交友程序开始,借用经典的“左滑不喜欢,右滑喜欢”将观众引导至不同的空间。它隐喻着我们被左右的情感,也通过互文的叙事言说着爱的线上关系。AI作为一个双关,是汉语爱的拼音,也是人工智能的缩写。这两个字符表达了展览的目的,即呈现一代人在网络社交时代习得的爱。它希望谈论“情爱”(Eros),讲述算法影响下的情感选择、网络环境中的暧昧关系与远距离恋爱的身体亲疏;也愿转译“友爱”(Philia),思考大数据编织的共情之爱,它让相似之人靠近彼此,也让不同意见者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