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好迎接21世纪新挑战的准备,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1将探索审视未来城市生活质量的新视角。当前,全球疫情大爆发,各城市的复原能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要摆脱这一困境,高情商和卓越的领航能力变得不可或缺。在持续隔离期间,我们所在城市的新常态是内向的、亲密的、交互融合的。曾经的社交媒体会议平台成为了现今的“城市广场”。在这里,人们可以实时进行“面对面”对话。这种亲密关系需要对细节的敏感度和心理的强大。而这些交互性新结构将如何转化为下一个城市形态呢?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1以“谐振之城”为主题,重新审视情感意识的概念,思考如何确保城市生活的可持续性以及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培养信任感。
王尤
WANG You
观众将在此具身介入一场时空之旅,犹如身处一场运动的河流状的太极中。依次经过的三个故事章节分别为“寻梦而去”、“至碑一处”、“归而得纪”。而三个章节的关键字,即展览标题——“梦、碑、纪”。
通过这个展览,或者说旅程,策展人试图去定义“太空艺术”,同时,又在质疑它的定义和分类。太空艺术一定是以航天资源为必要条件的艺术实践吗?我们是否要抛开资源与技术的“唯一”方式与太空和宇宙链接?太空艺术绝非一种科技创作,而是人类基因里共同流淌的“具身性”需求。这恰恰对照了“八月乘槎”故事所引现的魏晋的宇宙观。
陈抱阳&邵晓明
CHEN Baoyang & SHAO Xiaoming
展览涵盖线上及实体展厅两个部分,由策展人与艺术家共同设立的规则构成。通过线上界面,观众可与整体展览而不仅仅是单件作品发生互动,成为游戏中的大他者。
同时,实体展厅内的观众便成为线上界面中的NPC(非玩家角色),观众的身份与视角在虚拟与现实中不停地切换,仿佛将我们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在一次次“自我”参考与校准中,不断寻找新的坐标。
观众将在此具身介入一场时空之旅,犹如身处一场运动的河流状的太极中。依次经过的三个故事章节分别为“寻梦而去”、“至碑一处”、“归而得纪”。而三个章节的关键字,即展览标题——“梦、碑、纪”。 通过这个展览,或者说旅程,策展人试图去定义“太空艺术”,同时,又在质疑它的定义和分类。太空艺术一定是以航天资源为必要条件的艺术实践吗?我们是否要抛开资源与技术的“唯一”方式与太空和宇宙链接?太空艺术绝非一种科技创作,而是人类基因里共同流淌的“具身性”需求。这恰恰对照了“八月乘槎”故事所引现的魏晋的宇宙观。
展览涵盖线上及实体展厅两个部分,由策展人与艺术家共同设立的规则构成。通过线上界面,观众可与整体展览而不仅仅是单件作品发生互动,成为游戏中的大他者。同时,实体展厅内的观众便成为线上界面中的NPC(非玩家角色),观众的身份与视角在虚拟与现实中不停地切换,仿佛将我们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在一次次“自我”参考与校准中,不断寻找新的坐标。